
(學校正門及教學大樓)
上海市甘泉外國語中學是一所建立于1954年初高中一貫制的公辦學校。是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上海市文明校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可持續發展教育項目(ESD)示范學校、德語DSDII語言項目德國政府指定合作校、國家漢辦基地、上海市僑辦基地、全國學校體育工作示范校等。
學校以“民族情懷 國際視野”為辦學理念,以“跨文化素養培育”為辦學特色,以“日語見長 多語發展 文化理解”為特色實施路徑,自1972年開設日語,至今有英、日、德、法、西語的第一外語課程和韓、泰語的第二外語課程。學校占地面積30952平方米,共有兩個校區、1600名學生、教職工200人、外籍教師8名、外國學生80余人。共有7個年級43個班級,其中設有雙外語實驗班、初中零基礎日語班、零基礎西班牙語班、零基礎法語工程師貫通培養班。

(“櫻和軒”日式茶室1)
學校的特色場館有“讀懂中國”文化體驗館、日式茶室、創智學習中心、擊劍教室、武術館等,設置的特色中心有高翻同傳實訓中心、多語發展中心、海外進路指導中心、市多語種考試評價中心等。
作為上海市對外交流窗口學校,學校已與海外10多個國家近40所學校簽約為姐妹校,每年接待外國團體近千人,派遣師生赴海外交流訪問數百人。與海外10余所大學簽訂了合作協議,每年有數十名學生赴海外知名學府就讀。多年蟬聯日本留考理科或文科狀元,在日語能力鑒定考試最高級別和德語DSDII能力考試最高級別都有獲得滿分的學生。此外,學生還在全國乃至世界各類多語種競賽中屢獲佳績,不僅蟬聯世界高中生日語演講比賽冠軍,還獲得過全國多語種技能大賽日語、德語雙料冠軍。
1972年中日邦交正?;?,學校在全國中學階段首開日語教育,當時由日本人武下健太(中文名余乾郎)先生任教,招收初中第一批日語生56名。而到了1980年,學校成立了日語教研小組,由兩名中教和一名外教組成,日語生人數擴大到了200余人。1988年,日本《朝日新聞》記者來校采訪,回國后發表文章稱“中國的甘泉中學是培養未來知日家的搖籃”。日語教育,就這樣從一所地處上海普陀區工人新村的普通學校里孕育而生。

(學校獲評全國中等日語教學示范校稱號)
(多彩的日語課堂)
2000年,學校特色開始聚焦為“日語見長 多語發展”,始終圍繞“特色”這一主線規劃發展藍圖,積極探索“從日語教育走向多語教育,從多語教育走向多元文化教育,從本土化教育走向國際化教育”的實踐路徑。2003年學校正式更名為“甘泉外國語中學”,之后陸續開始開設除英日外的其他多語種。

(學校獲評全國中等日語教學實驗校)
(學校獲評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
為了做強日語教育,2005年經上海市日本學會批準成立的全國首家“中等日語教育研究中心”在我校掛牌。在此基礎上我校于2011年牽頭成立了全國日語課程設置校聯誼會,并擔任會長單位。學校依托這一組織主要開展了全國日語教師培訓、全國日語課程設置研討、全國日語設置校校長培訓三個層面的工作。2010年,我校憑借鮮明的特色成為了上海市高中多樣化特色發展項目首批項目試點學校,開始了特色普通高中的建設之路。2018年學校獲評“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學校不斷將日語學科打造成全國有影響力的學科高地。
學校自1980年成立日語教研組,目前共有日語專職教師24名,其中日本外教3名、高級教師8名、海歸博士3名,全體日語教師都有出國進修的經歷。日語教研組曾多次被評為“上海市共青團號”“上海市巾幗文明崗”“上海市青年文明號”“普陀區三八紅旗集體”“普陀區新長征突擊隊”等榮譽稱號。
(上海市白玉蘭紀念獎得主外教真木勝文老師)

(日語組教師團隊)
日語教研組教師們德才兼備、身懷多技:陳婭老師入選國家教育部日語新課標修訂組中學教師團隊唯一代表,也是區日語學科帶頭人;王丹老師是上海市教育系統三八紅旗手,也是區日語高級指導教師,曾獲第一屆全國日語教案設計大賽最優秀獎;外教真木勝文老師獲評上海市白玉蘭紀念獎,是上海市普教系統獲得該獎項的第一位外國人;阪大博士田由甲老師曾獲全國優質課大賽一等獎;東大博士張莉老師曾獲第二屆全國日語教案設計大賽一等獎;關西大學博士穆旭明老師出版多本譯作,擔任中外學生日語+心理跨學科教學等等。日語教研組累計科研成果50余項,獲得全國日語專業類大賽榮譽100余項。并先后有多名日語教師被邀請擔任上海外語頻道日語欄目主播。
(國家課標修訂組成員陳婭老師)

(學校日語教師受邀擔任電視節目主播)
學校2000年首開日英雙外語班,搭建了立體多元融通的外語課程體系以及日語學科課程設置大綱,在基礎型課程中融入《日本報刊閱讀》《日語繪本誦讀》等國別文化研究課程成為學校經典課程;開發了《日本影視鑒賞》、《日本旅游攻略》、《日本料理品鑒》等十余門微型課程;設置了三個“一”活動課程(必修)與跨文化交流體驗課程(選修)。即“一節(櫻花節)、一秀(達人秀)、一社團”。每年舉辦日語紅白歌會戰、日語短劇大賽、日語才藝大賽等。開設日菁社、花牌社、動漫社等日語相關社團。開發了諸如《海外綜合學習》、《對外交流的價值:體驗+》等選擇性課程。

(日本將棋社團)

(日語紅白歌會)
學校2015年成立 “日語高翻同傳口譯實訓中心”,開發多門多語種高中慕課課程《快樂地球村》,開發了全國首個日語游戲學習軟件《甘泉物語》。優化“日語+”育人機制,開發了日語+歷史、日語+心理、日語+經濟等跨學科融合課程。

(日語高翻同傳課程)

(自主開發全國首款實景沉浸式日語學習游戲軟件)
不斷優化日語教學方式:Harkness圓桌教學、大班與小班的結合,分層走班的前移,TT1+1教學的推進,精讀與聽說課、讀寫課的整合等。不斷開發校本學習資源:如階梯式日語繪本閱讀、中高級日語閱讀、日語聽說實戰訓練系統等。
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初中)共設日、德、法、西為第一外語的各類雙外語班級(+英),全區招生(上海市普陀區),實行公辦學校電腦派位方式,學生可以根據自身興趣選擇不同語種進行7年一貫制學習。高中階段通過中考統考,達到分數線后錄取。本校初中升入高中的學生可以實現7年一貫制多語種貫通培養,外??既氲膶W生可以選擇從高一零起點開始學習日、法、西小語種。另外,學校設立有外國學生部,常年招收外國籍學生(10-18歲),有專職的對外漢語教師團隊提供個性化的課程。

(獲得世界高中生日語演講大賽冠軍)
(考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學生)
學校曾連續兩年蟬聯世界高中生日語演講大賽冠軍,連續多年多名學生在全國高中生日語演講大賽和全國高中生日語作文大賽中摘得特等獎,在全國多語種技能大賽中也屢次奪冠。在日語高考和日語能力考試N1級別中均有獲得滿分的學生。獲得上海市中高級口譯證書的學生累計有60余名。日語班畢業生可以選擇國內、國外雙通道升學。多名畢業生憑借日語優勢,考取了清華、北大等國內一流學府;而選擇EJU留考的學生,連續多年奪得日本留學考試理科或文科狀元,多名學生考入東京大學、慶應大學、早稻田大學等名校。在甘泉100%的學生學習兩門及以上外語,100%的學生參與國際交流及合作項目,100%的學生參與跨文化與國際理解課程。大批學生被輸送到名牌大學繼續深造,畢業后活躍在國家機關、知名日企、自主創業以及藝體界的優質畢業生比比皆是。

(考取日本東京大學留考文科狀元)

(在我校就讀的日本籍學生)
學校與全球15個國家40余所學校開展了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與日本十多所知名高校建立合作關系,直接推薦高中生赴日留學。甘泉的對日交流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日本久留米市代表團為學校捐贈了十多棵日本早櫻。1995年學校就與日本龍谷大學簽約,到2001年簽約第一家日本中學姐妹校,2010年組織的百人訪日團,二十年來學校接待來自日本的友人已達近萬人,赴日本交流的人數近千人。

(2012年與時任日語駐滬總領事)
作為中日交流品牌項目,我校長期參與國家教育部的高中生訪日項目、日本文部省文化橋梁項目、日本“心連心”項目、AFS赴日長短期留學項目等;2011年當日本發生東日本大地震和海嘯時,學校組織了大規模的募捐活動;2016年日本熊本大地震發生后,日語班學生將捐款和慰問信親手送到了當時的日本駐滬總領事手里;而在新冠疫情發生后,我校在日留學生們自發組織捐贈防疫物資,與海外姐妹?;グl慰問加油視頻;學校每年還都會參加上海市教委組織的“友城夏令營”項目,承擔日本團的接待志愿者任務。

(與日本歌留多紙牌女王切磋)
(參加國家教育部高中生訪日團)
學校持續打造“名人進校園”系列品牌項目,日本和服大師冨田伸明兩次來校做現場和服穿戴示范、日本“小倉百人一首”歌留多花牌女王楠木早紀來校與學生現場對決、中日友好活動家小坂文乃來校宣講她的曾祖父與孫中山的故事、日本邦樂表演藝術家為師生們帶來的視聽盛宴等等。還有歷任日本駐滬總領事都到訪過甘泉,50余年從未間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