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術活動 ——

日本人文社科研究中心舉辦高端外國專家小峯和明教授公開講座

2021-11-03
收藏

2021年5月25日18點,中國人民大學高端外國專家小峯和明教授公開講座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于明德新聞樓204教室舉行。本次講座由中國人民大學日本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外國語學院日語系共同舉辦,日語系主任李銘敬教授主持。來自國內外高校的專家學者、碩博研究生等80余人參加了本次講座。



小峯和明教授曾任職于日本國文學研究資料館和立教大學,現為中國人民大學高端外國專家、立教大學名譽教授,早稻田大學客座上級研究員與放送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法國高等研究院的客座教授,主要從事日本古典文學研究,尤以東亞說話文學研究見長,著作等身,近期主要著述有『説話の森』『中世日本の予言書』『遣唐使と外交神話』『中世法會文蕓論』等。



本次講座題為“化蛇之女——道成寺緣起中的安珍?清姬”,是繼2019年舉行的公開講座“化龍之女——東亞的善妙”的姊妹篇,講座內容由“《道成寺緣起》故事的展開”、“ 《道成寺緣起》繪卷的形成及其世界”、“繪卷的畫中詞及講畫”、“繪卷的變遷”、“藝能與戲劇—《道成寺》故事關聯作品”、“男女、變身、再生與救濟”六個部分構成。本次講座首先揭示了《法華經》的救濟與熊野山信仰兩方面對該故事形成的影響,同時從文獻方面追溯了該故事的形成過程。小峯教授指出:《道成寺緣起》的故事最早可追溯到11世紀的《法華驗記》,12世紀的《今昔物語集》、14世紀的《元亨釋書》中的相關故事皆是依其而作,至15、16世紀,與之相關的繪卷及能樂等陸續問世。其次,小峯教授從道成寺本繪卷的成書、繪卷所描繪的內容以及繪卷中的題字與繪卷之間的差異等三個方面對《道成寺緣起》的繪卷進行了詳實的解讀。再次,小峯教授對日本中世之后出現的有“畫中詞”(人物對話、臺詞)的繪卷進行了分析,指出了繪畫與“畫中詞”的有機結合,并從人物的會話(僧侶與女子的和歌贈答、道成寺僧的交談)等方面分析了其與切目王子習俗、謠曲《求塚》等的關聯。隨后,從后世的繪卷解說與當地的傳說(清姬的歇腳石、蛇塚、鐘的下落)等方面,分析了繪卷內容不斷發生變化的原因。接著,介紹了能劇、歌舞伎、凈琉璃等戲劇作品中演繹的道成寺故事,指出在能樂演出中,原本入鐘避難的安珍這一情節變為女子進入鐘內成為大蛇,這種改動,凸顯了女子執念的可怕。最后,故事的結尾部分,女子與僧侶分別轉生于忉利天與兜率天,他們的再生與救濟,彰顯了《法華經》的靈驗。小峯教授還指出:《道成寺緣起》物語中的男女因緣糾葛是永恒不變的主題,但其具體內容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正因為它是“物語”,才能夠不斷“變身”、不斷再生。



在提問環節中,北京外國語大學日本學研究中心張龍妹教授、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丁莉教授、國內其他高校學生及中國人民大學日語系師生積極參與了討論,就此故事與日本寺廟起源的關系、此故事與善妙化龍故事的比較、日本文學中“龍”與“蛇”的異同、將道成寺設為故事舞臺的緣由、“畫中詞”與一般的畫卷解說詞的差異等問題展開積極的研討互動。最后,李銘敬教授對此次講座做了簡要的總結,指出佛教中“龍”與“蛇”形象本不同,謠曲《道成寺》中龍的出現,模糊了“龍”與“蛇”的界線。至此,本次講座歷時兩個多小時,在討論中圓滿結束。 


撰稿:鄭一鳴

国产大鸡巴操骚屄传媒视频